选调新声

您的位置: 首页 > 干部人才 > 选调新声 > 驻村工作感悟

驻村工作感悟

发布时间:2021-06-07   浏览量:    来源:大通区上窑镇窑河村选调生 高乾鹏

20211月18日,我来到了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窑河村,担任村书记助理。作为一个淮南人,在外求学的过程中总会有人用经济对比来比较家乡,在面对一些和富裕地区的对比时常常说不出话,无力反驳。所以在毕业后毅然决然选择回到家乡,参加家乡建设是我无悔的选择,希望能贡献一份力量,让以后的求学者可以自豪的说:我是一个淮南人。所幸终究分配回了淮南,带着理想和信念,开始了驻村工作和我的新一段人生。

来到窑河村之后,发现和记忆中的乡村越发重合。我是城里的孩子,但小时候是在乡村的奶奶家长大。看到熟悉的路边野草和不知名的小蓝花,让我对这个村愈发亲切。村长村民都很热情好客,让有些腼腆的我感觉就像回了小时候的奶奶家一样。有这么大一片土地,有这么多可亲的人,凭什么不发展起来,人心齐泰山移,立志努力工作,把这里弄好,实干兴邦!

随着后来的向村“两委”班子请教以及实地走访,对本村的集体经济薄弱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有时候在如何开展新路子上有很大困难,村里条件确实艰苦,留不住农业方面的人才,村民和你谈钱,你和村民谈信仰,可能会招致反感。有时候思路也很狭隘,有时候我也恨自己为啥就不能带些新技术新作物品种来到这里帮助乡亲,在发展和环保的选择上犯了难,为了环保要求把一些发展项目砍去,砍去的时候心都在流血。

在工作过程中亦是受益良多,村里不是学校,很多时候学校里的办法在村里行不通,村民文化程度和大学确实有很大差别,只能一家一家上门沟通,而村支书、村长的很多办法确实管用,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学到了很多书本里没有的知识。多学一些领导同志包括村干部处理具体事情的方法、语言和艺术,学会与农民打交道的语言,学会与农民打交道的方法。到处送文件也让我知道了各个部门的位置和工作流程,与村民的沟通也提升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村民都是一个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各自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和村民的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愈发理解了前辈们说的“三年村干部,一生乡土情”,农村确实是一片广阔沃土大有可为,磨砺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的体魄。尽管也晒黑了我的皮肤,但也确实让我得到了提升,得偿所愿为村民服务。

所以我更要当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科学知识的辅导员,农产品销售的市场信息员,农村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党和农民群众感情的联络员,真正地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在工作实践中汲取营养,在摸爬滚打中锤炼自己,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在“迎来日出,送走晚霞”中“撸起袖子加油干”,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乡土文化繁荣、公共服务健全、农民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青水碧更加迷人。

男孩子嘛,努力,上进,有出息,还要致力于国家中兴。